• 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综合性多学科的研究所。在化学科学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重要成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科技人才,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03年首批进入国家实验室序列,成立了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化学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1年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首批批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首批批准按一级学科(化学)授予学位,1997年首批成为中科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2008年获材料学博士授予权。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先进高分子材料创新工程中心,1个分析测试中心;五个招生专业: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学;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优秀科技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招生博士生导师11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5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10个。到2016年底化学所共招收研究生6014名,在学研究生达到970名。 化学所2018年预计招收130名研究生,其中:110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均为硕博连读研究生),20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从2013年开始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凡符合报考条件者,请在国家规定时间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时请填报研究方向,并及时上网查看信息(http://yjsb.iccas.ac.cn),其他有关情况与我所招生办联系。 热忱欢迎应届(历届)本科毕业生、立志深造的青年报考化学所!

单位代码 80032 单位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政编码 100190
联系部门 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 010-62544602 联系人 郑丹
电子邮件 yjsb@iccas.ac.cn 目录类别 直博生
网址 http://www.iccas.ac.cn/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预计招生 备注
070302 分析化学
30  
01 (全日制)光学探针与标记分析,有机分子探针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02 (全日制)电化学及生物电分析化学
03 (全日制)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分析,抗癌药物的设计合成和分子作用机制
04 (全日制)生化分析
05 (全日制)生化分离分析
06 (全日制)生物质谱
07 (全日制)脂质组学、质谱分析
08 (全日制)纳米生物化学
09 (全日制)化学生物学;纳米生物医学
10 (全日制)纳米孔单分子技术
11 (全日制)结构化学生物学
070303 有机化学
 
01 (全日制)催化不对称合成
02 (全日制)超分子化学,有机合成
03 (全日制)天然产物全合成,化学生物学
04 (全日制)有机合成化学
05 (全日制)选择性合成方法学
06 (全日制)有机合成
07 (全日制)金属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学
08 (全日制)超分子化学、生物催化
09 (全日制)超分子催化;有机合成
10 (全日制)化学生物学、有机化学
11 (全日制)有机固体的设计合成,物性与结构研究
12 (全日制)功能分子的合成与组装
13 (全日制)生物活性导电高分子与生物传感、生命化学研究
14 (全日制)有机功能分子的分子工程、超分子自组装及分子器件
15 (全日制)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16 (全日制)有机化学
17 (全日制)功能分子材料
18 (全日制)有机太阳能电池
19 (全日制)二维材料、有机电子学
20 (全日制)有机及高分子光物理和光化学
21 (全日制)功能配合物与有机光电材料
22 (全日制)有机信息记录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070304 物理化学
 
01 (全日制)分子反应动力学,分子束激光光解动力学,飞秒化学动力学,团簇光谱与质谱及其现代分析方法
02 (全日制)理论和计算化学,势能面构建和非绝热动力学,大气和燃烧化学,分子光谱和反应,动力学理论方法发展
03 (全日制)超快多维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动力学
04 (全日制)团簇化学、天体化学
05 (全日制)表/界面分子体系的光谱学与化学动力学
06 (全日制)界面非线性光谱及超快动力学,无标记非线性光学成像
07 (全日制)大气环境化学大气光氧化;气溶胶化学;质谱学;光谱学
08 (全日制)团簇化学,催化机理,激光光谱
09 (全日制)理论与计算化学
10 (全日制)理论与计算化学
11 (全日制)原子分子团簇/聚集体
12 (全日制)纳米生物技术
13 (全日制)纳米生物学
14 (全日制)分子纳米结构与器件
15 (全日制)纳米材料和纳米电子器件的研制;新型富勒烯和金属富勒烯材料;基于富勒烯的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
16 (全日制)生物单分子研究,纳米生物技术
17 (全日制)纳米与多孔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18 (全日制)纳米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
19 (全日制)表面功能纳米结构与材料
20 (全日制)光电纳米材料与太阳能电池
21 (全日制)功能材料表界面控制
22 (全日制)界面电化学
23 (全日制)聚合物太阳电池光伏材料和器件
24 (全日制)分子基材料聚集态结构和性质
25 (全日制)分子材料与器件
26 (全日制)有机功能材料光电性质的理论研究
27 (全日制)分子/纳米材料与器件
28 (全日制)光探测器和光伏器件
29 (全日制)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与器件
30 (全日制)无机/有机杂化聚集态结构与性质
31 (全日制)光信息功能材料,纳米化学
32 (全日制)纳米材料光化学与环境光化学
33 (全日制)半导体纳米材料光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34 (全日制)纳米光子学、纳米电子学、纳米传感器
35 (全日制)理论与计算化学
36 (全日制)光催化/光催化选择性合成
37 (全日制)微量有毒有害物的新光化学检测方法; 新型传感器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38 (全日制)单分子光谱及其应用
39 (全日制)生物和人工光合作用;金属酶催化中心结构、机理及其模拟
40 (全日制)光催化,环境光化学
41 (全日制)有机光电材料
42 (全日制)界面复合膜的功能组装
43 (全日制)功能性分子组装体
44 (全日制)复杂流体相行为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清洁介质中化学反应与材料制备
45 (全日制)功能无机纳米晶体的制备及生物应用
46 (全日制)胶体界面化学
47 (全日制)功能材料的绿色合成,绿色催化材料
48 (全日制)胶体界面热力学
49 (全日制)绿色溶剂中的催化反应研究以及热力学研究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合成,C1资源的转化利用
50 (全日制)胶体与界面体系调控的先进功能材料
51 (全日制)信息存储材料,功能界面材料
52 (全日制)功能新材料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1 (全日制)仿生高分子及其智能行为研究
02 (全日制)多尺度复合功能材料
03 (全日制)高分子动力学、高分子与界面、纳米流体学
04 (全日制)软物质理论计算与模拟
05 (全日制)胶体与高分子科学
06 (全日制)生物智能高分子材料
07 (全日制)有机太阳能电池
08 (全日制)活性/可控聚合技术、拓扑结构高分子合成与应用
09 (全日制)软物质化学与物理
10 (全日制)天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性能纤维材料
11 (全日制)高分子加工物理与材料;高分子/两亲分子复合物;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材料
12 (全日制)聚合物杂化材料、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多组分多相聚合物复合材料
13 (全日制)烯烃配位聚合及聚烯烃可控分子改性
14 (全日制)均相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烯烃聚合研究中的应用
15 (全日制)聚合物动力学与流变学
16 (全日制)新型聚酯材料;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17 (全日制)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18 (全日制)高分子材料结构性能关联与加工制备
19 (全日制)高分子化学
20 (全日制)先进复合材料基体树脂
21 (全日制)有机硅化学
22 (全日制)含硅聚合物新材料
23 (全日制)界面与粘结功能材料
24 (全日制)耐热性高分子材料
25 (全日制)高分子/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
080502 材料学
 
01 (全日制)多尺度复合功能材料
02 (全日制)聚合物太阳电池光伏材料和器件
03 (全日制)纳米材料光化学与环境光化学
04 (全日制)纳米材料和纳米电子器件的研制;新型富勒烯和金属富勒烯材料;基于富勒烯的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
05 (全日制)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06 (全日制)高分子化学
07 (全日制)光电功能材料
08 (全日制)3D打印,高分子合成,生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