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生物学家,1936年5月5日生于山东安丘。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内分泌专业。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0多年来一直从事生殖生物学研究。在80年代初他首先发现GnRH对子宫有直接作用。近年来提出颗粒细胞(GC)产生的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及膜细胞(TC)表达的抑制因子(PAI-1)对调控卵泡破裂起重要作用的新见解。GC与TC在有关激素刺激下,协调tPA与PAI-1基因表达而诱发排卵,同时首次发现GC合成的孕酮可被TC利用合成雄激素,GC和TC的相互作用是卵巢合成雌激素的前提并利用这个系统进一步扩展研究了精子发生、黄体萎缩和分娩等生理过程的作用,取得了重要成果,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为国内外有关文献频繁引用。与他人合作,在文昌鱼头部认定哈氏窝(即为垂体原基)。最近,通过隐睾模型差选到一个与温度密切相关的调控精子发生的新基因,特异地在圆形精子中表达。